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上,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院士正在作主题演讲。
昨日,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在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论坛以“光明·筑梦未来”为永久主题,以“创想”“起航”“逐梦”为年度主题词,采取“1+9+3”形式,汇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科技、教育以及产业领域各界人士齐聚,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共商创新引领责任使命。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指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支持,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光明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本届论坛紧紧围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任务,以国际化、专业性视角设置各项活动安排,进一步拓展国内外科技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最大程度、最大范围提升光明科学城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主论坛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兼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院士等作主题演讲,并举行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入驻仪式、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发布仪式、光明科学城母基金发起仪式、深圳市光明致远科技基金会等重要基金会揭牌仪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邀约仪式等系列活动。
平行论坛围绕科技攻关、产业发展、合作交流三大板块,设置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研讨大会、生物成像设施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论坛、新材料科学论坛、第四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第三届国际脑科学前沿与产业大会、新型科技信息服务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坛、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论坛、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发展论坛等9场活动。
配套活动包括自然音乐会、赛艇挑战赛、慢行骑行等3场活动,为与会嘉宾提供轻松亲近的交流环境,为光明科学城论坛注入运动健康等新元素。 开放交流是探索科学前沿的关键路径。深圳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同时,亟须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高端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光明科学城的集聚度、显示度和影响力。
本届论坛坚持开放与合作,放眼国际,广泛邀请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国际知名科学城及机构代表、港澳高校学者等高层次专家,其中参加主论坛的外籍嘉宾有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茶山秀一;韩国浦项加速器实验室首席顾问、原主任南宫垣;瑞典MAX IV国家实验室工业委员会主席伍尔夫·卡尔松;新加坡合成生物学联合会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合成生物学临床与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马修·常;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翰·马驰。
值得一提的是,平行论坛还设置了“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将以“创科湾区联动 深港澳同发展”为主题,邀请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香港研究资助局主席黄玉山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候任校长秦泗钊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郭毅可教授、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教授、澳门科技厅厅长谢永强博士等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及政府人员参会,必将促进深港澳创新协同联动,拓宽光明科学城联通世界科技界的渠道。
合成生物学三大会议在深举办
作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引领生物制造变革、生物经济发展的颠覆性前沿技术。4月27日,作为光明科学城论坛的平行论坛,第四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合成生物学学术年会暨第一届亚洲合成生物学创新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同时举办,院士专家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产业转化、资本应用等热点话题,引领生物制造新革命,打造生物经济新引擎。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郑红波出席活动。
与会专家表示,合成生物学不断颠覆的技术革新、持续拓宽的应用领域,催生出生物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麦肯锡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近年来,深圳不断加速合成生物科研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我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的高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深圳占比约40%。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一系列重大载体,深圳深度融合“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未来生物经济新引擎,致力建设国际合成生物战略发展高地。
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学院联合发布2023深圳合成生物十大新品,涵盖化学品、医疗、生物体构建与自动化平台、食品等多个应用赛道,为生物制造多个应用领域带来新的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合成生物产业创新联盟揭牌暨资本子联盟正式签约,将为深圳合成生物产业集群和生态建设加速。“合成生物星聚300”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引进和培育300家合成生物企业,进一步加速深圳产业集群和生态建设,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此外,农业和植物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现场揭牌,将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助力,引领和促进新一代生物育种、绿色制造、绿色农业和生态新兴产业发展。
大咖云集 “论剑”科学发展大势
昨日,光明科学城论坛在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韩杰才发表主题演讲。
4月27日,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在深圳光明区开幕,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在当日上午主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分别带来了主题为《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思考》、《开辟港深合作新天地——科技创新》、《光明科学城的医学科学研究——打通基础与临床的一些探索》以及《先进光源的发展及科学应用》的演讲。
韩杰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
“为什么要建设大科学装置?建设大科学装置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如何以大科学装置推动创新发展?”韩杰才在主题演讲中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与分享。
韩杰才表示,大科学装置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展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大规模基础设施。
“我们要建设大科学装置,中心思想要建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韩杰才指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新阶段。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必须依靠基础研究。大科学装置在基础研究当中发挥着策源作用,是必须依赖的条件支撑。
叶玉如:深港进一步深化创新合作意义重大
“深港进一步深化创新合作,对国家的战略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以及深圳和香港的自身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叶玉如表示。
深圳和香港创科合作应当怎么做?叶玉如总结了三点:融合发展、联合世界、面向未来。
其中,融合发展被认为是创新合作的重点。叶玉如指出,香港拥有雄厚的科研能力,汇聚了众多国际一流的科研人才,在对接全球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深圳已经建立了包括光明科学城在内的众多科技平台,将为推动创科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深港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双向互通的高科技产业链,并可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创科资源,构建起世界级的创科生态。
颜宁:致力打造生物医药的深圳
“我们致力打造生物医药的深圳,而不是深圳的生物医药,因为深圳本身就是一个符号,它代表创新、探索、勇往直前。”颜宁在演讲时说道。
现场,颜宁谈到了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在新机制上的探索,提出了“五大职能”,定位涉及8个研究所,总规模200个PI。包括前沿科学研究、临床转化、教育国际交流、专项资金管理和科技咨询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如何能够培养下一代的医学科学家,使他们既懂临床又懂科研。”她说。
颜宁表示,将致力推动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筹)一体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她还表示,光明科学城大力推进大科技装置、高校以及医院的建设,为生物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环境。“深圳真是一切皆有可能,在过去半年,光明科学城的建设速度已经超过了我的期望,深圳的未来是光明的!”
杨学明:希望能产生世界上最亮的光源
随着一幅浩渺星空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杨学明谈起了科学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作为一个科学家,仰望星空追求科学,是我们的本职。科学技术的革命为我们带来了现代的生活,以及非常光明的未来。”
从激光技术谈到同步光源,杨学明指出,先进光源的发展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推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目前,作为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代表,由杨学明主持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大型用户装置——大连相干光源,每年运行时间约有6000-7000小时,达到世界级运行水平,诞生了很多先进光源研究成果。
“先进光源装置已经成为世界级科学中心的重要标志,对推动大湾区科技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在深圳推进先进光源装置建设,希望能产生出世界上最亮的光源,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杨学明说。
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论坛开幕
4月27日下午,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9场平行论坛之一的“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论坛”开幕,论坛围绕科学城建设运营管理以及相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开放共享等方面做分享交流。
当日上午的主论坛上,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三大“科研重器”正式签约入驻光明科学城,将为科学城重点发展学科提供有力支撑。
为让科学大装置与国际接轨,充分借鉴国内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经验,本场平行论坛应运而生,旨在与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用户代表等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渠道,为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深圳路径”提供智力支撑。
此次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论坛采用开放论坛与研讨会议并重的办会新模式,升级打造了一场各地科学城代表云集的高规格研讨会议。现场,来自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西安丝路科学城以及香港科技园5大科学城的代表分享了国内科学城规划建设发展运营经验,并围绕科学城促进科技进步、产业突破、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探讨,为推动科学城建设,服务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28日,论坛还将邀请多位科研大咖做主旨演讲,分享在大科学装置领域的真知灼见,并带来最前沿的解读。此外,论坛还将围绕“如何围绕大科学装置布局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以及“如何推动大科学装置与产业发展有效联动”两个议题开展圆桌研讨。
赛艇挑战赛助力擦亮创新名片
4月27日,由光明区人民政府主办,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2023年光明科学城赛艇挑战赛在光明水上运动中心(茅洲河光明段南光绿境)圆满完赛。
作为“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配套活动之一,本届赛事吸引了17个科研、高校院所共24支队伍参赛,参赛选手中不仅有科研人员、高校教师,还有牛津、剑桥校友,港澳高校校友,以及松山湖科学城队参赛,充分体现湾区科技元素。以赛艇为桥、以赛事为媒,助力打造科技人才交流平台。
本届赛事为四人双桨800米竞速赛,采取2轮积分预决赛制,以2轮积分总成绩排名,录取前8名进入最终决赛,以计时决出名次。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终香港大学旧生会划艇会、深圳理工大学、哈工大(深圳)专家赛艇队分别获得2023年光明科学城赛艇挑战赛四人双桨800米冠亚季军。
依托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茅洲河,光明区大力发展水上运动项目。自2021年12月光明引进赛艇项目以来,吸引了众多赛艇运动爱好者等泛舟河上,强身健体、与鹭为伍。光明区开展了粤港城市穿越暨粤港双城记活动、X9高校院所联盟第一届赛艇联赛,并打造了光明科学城超级联赛茅洲河城市赛艇挑战赛、光明区茅洲河高校赛艇对抗赛等精品赛事,大力引进深潜赛艇健康俱乐部,落地光明水上运动中心、粤港青年赛艇交流中心。
“骑”聚科学之城 畅享田园都市风光
4月26日下午,2023年光明科学城论坛骑游活动在光明区欢乐田园活力开启,众多学者、科研专家等自行车爱好者齐聚光明,领略独特的都市山水田园魅力,充分感受光明科学城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鸣笛声起,迎着初夏的和煦暖阳与微风,骑行爱好者们沿着欢乐田园内部路、光明湖碧道快意驰骋,穿行于古村、湖景、农田、花海,在约10公里的骑行路线,设置了多处打卡点,让骑友们近距离打卡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光明湖、欢乐田园等城市地标,充分感受光明绿水青山之美。
作为光明科学城论坛首场开启的配套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自行车表演、乐队演出、奥运战车展示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让繁华都市与静谧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凝聚青春力量,搭建活力互动平台,为光明科学城论坛注入运动健康等新元素。
9.4T超高场人体全身MRI系统全国首发
作为“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平行论坛,27日下午,北大深研院、深圳湾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生物成像设施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论坛”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上,“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项目核心团队、中国科学院王秋良院士团队正式发布“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果。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出席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王秋良、苏国辉、陆林(线上),山西医科大学前校长李思进、香港大学吴学奎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孔繁渊教授、中国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王友明主任、浙江大学研究员张孝通等专家带来主旨讲座。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9.4T超高场人体全身MRI”是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高场磁共振设备,该设备不仅荣获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更推动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二个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国家,是我国在超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
林丽颖:以科技资源“链动”深圳科创生态
昨日,出席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林丽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创新之都”,深圳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让城市未来发展充满想象。
林丽颖表示,作为科教兴国的科技资源服务保障单位,中图公司充分将自身作为数字运营商的转型设计,与新时期科技资源服务体系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把握“科技”与“数据”两个关键要素,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了培育研发团队,掌握新技术,两年前,中图公司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成立中图科信,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为创新主体提供覆盖科研全流程的智能化知识服务。中图科信DataDimension平台打造一站式科研服务解决方案,即基于开放资源,面向多元创新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平台。
“光明科学城作为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策源地,核心共性技术突破承载地,更是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先锋区。”林丽颖表示,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创造资源对接新机遇,中图科信平台将通过对数据和技术的赋能,提供科研全链条的功能服务模块,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发展,促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为创新领跑提供新机遇。
“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新材料科学主题论坛”举行
作为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9场平行论坛之一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新材料科学主题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联合承办,邀请新材料领域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顶尖科学家,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和投融资机构代表等近300人参加,聚焦新材料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应用,深度探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何解决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助力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
活动中,南科大副校长杨学明院士表示,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南科大充分结合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需要,于去年9月布局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致力于依托先进光源中心、创新材料研究院、低温物理中心等,与自由电子激光及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错位建设、协同发展,联合行业内龙头企业,凝聚高端人才,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真正把教育链、人才链的优势转化为创新链、产业链的动能,努力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